活着的女孩竟被网络祭奠4.3万次 网祭乱象确实得大力整治了?

消息称,福建厦门女孩露露从朋友处得知,某网络祭祀平台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的个人信息和照片。该博物馆于2016年1月成立,在过去的6年里,接待了超过43,000人次的参观。法院认为,平台未严格履行审核责任,未要求注册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导致其人格权受到侵害,故判决平台承担侵权责任。

这个所谓的网上纪念馆详细记录了露露的“生平”,包括出生日期、籍贯、悼词,并编造了她的“死因”3354“她于2010年1月的一个晚上离开学校后失踪,过了好几天才在海里找到她面目全非的尸体”。还窃取了露露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生活照,并以“声音、面孔、笑容”的形式呈现。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玩笑还是恶意诅咒,都让人觉得很可怕,也明显侵犯了露露的多项人格权。

虽然在网上祭奠盲人不会对生者造成真正的人身伤害,但中国有慎独生死的传统文化。对于任何人来说,编造死因并在网上公布都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虚假消息如果传播开来,还可能对当事人的精神造成伤害,对其工作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不说别的,光是知道有人用如此恶毒的方式暗地里怨恨自己,厌恶别人,就会让人感到非常愤怒和不安。

活着的女孩竟被网络祭奠4.3万次 网祭乱象确实得大力整治了?

网络新<爱尬聊_头条百科>闻视频截图

按理说,任何犯下这种侵权行为的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055-79000明确规定,公民在网络运营过程中,不得利用网络平台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如果他们侵权,他们必须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一般方式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那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公平的办法就是找出幕后黑手,让他明白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在这种情况下,平台表示,由于多年前未实行实名登记制度,无法提供设立这个纪念馆的用户的真实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这种情况虽然有一定的原因,但这是由于10年前互联网处于快速野蛮生长的阶段,各种审核机制并不完备。但是,一个靠线上牺牲来赚取流量的平台,连最基本的信息都不审核,任由这样的虚假错误信息存在10年,实在是不负责任。如果当初不负责任,现在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把自己绑在茧里,玩火自焚。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随意搭建“网络墓地”、窃取他人信息或渲染不良信息而没有审核机制的现象,在网络祭祀平台中绝对不是个例。今年8月,纪念网站“萧艾家园网”设立侵华战犯网上纪念馆,引起舆论高度关注。背后的根源其实是网络祭祀一直存在的信息审核乱象。

活着的女孩竟被网络祭奠4.3万次 网祭乱象确实得大力整治了?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榜

悼念、祭奠、缅怀对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而深刻的行为。网上祭祀扫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人们更容易祭奠亲友,表达哀思。它还促进了绿色、健康和文明祭祀的进步。然而,长期存在的监管盲区,导致网络祭祀鱼龙混杂,各种虚假信息,各种敛财手段,让网络祭祀失去了应有的庄重的谨慎感和追求,甚至成为侵权的重灾区。

法院公开本案的本意是用案例解读的方式,提醒公众在发现网络侵权行为时,及时保留证据,依法维权,也提醒网络平台经营者切实履行审查义务。

今年4月,网信办对网上祭品进行了规范管理

要杜绝乱象,规范管理网络祭祀平台是不可能的,仅靠个人维权也是不可能的。管理殡葬的规范性文件需要及时更新,将网上祭祀纳入监管范围;对于一些现有的、明显的违法行为,更要以依法严惩为榜样。只有相关部门及时整治乱象,统筹管理,才能有效监督网络祭扫平台负起责任,严格遵守规则,让网络祭扫更文明、更规范、更公益。

编辑 举报 2022-11-22 12:41

0个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