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专升本?先做好这几件事?
很多同学已然全身心投入专升本备考的同时,有些小伙伴们还在犹豫:要不要升本?专升本报什么学校和专业比较好?2025年全国专升本报考人数再创新高,不同专业的竞争态势、就业前景和发展路径差异显著今天新东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专升本的备考攻略,从做决定—选专业—选院校—到制定复习计划,各个方面都为大家充分分析和解读,为考生提供从备考到职业规划的全景参考。
1.做决定,要不要专升本
经常有同学会问:专科生到底要不要升本?
小编想反问大家一句:如果不升本,你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找到一份月薪5k+,有晋升空间,工作时间正常,工作强度和环境可接受的工作?比如家大业大,回家直接子承父业?亦或者考到了有含金量的资格证书,考上了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或者基层的编制等等。
如果你本专业对学历要求不高,自己又有更好的选择,那确实不是非要专升本。
但如果你没有比专升本更好的选择,甚至不升本你只是每天浑浑噩噩,混日子到毕业,那么我劝你就去搏一搏专升本。因为这是所有专科生有且仅有一次的机会(极少数省份例外),毕业之后你再想提历,要么参加自考、成考专升本,要么等2年直接考研。
考研的难度我就不多说了,自考、成考专升本拿到的是非全日制本科学历,含金量是肯定比不上统招专升本的。
对于大专生而言,学历不是加分项,技能也不突出,经验几乎没有,说实话,拿什么去就业?拿什么去跟本科生、研究生竞争?学习是一辈子的投资,学历也是伴随你一生的资本。大家可以经常浏览一下各大招聘网站,在10个招聘需求中,研究生全部都可以投,本科生可以投递的可能有8个,而专科生能投递的可能就会降低到5个。
这就是为什么鼓励大家专升本的根本原因!其实学历这个东西当你有了的时候,你可能觉得并没有多重要;而一旦你没有,你就会发现,找工作受限,考研受限,考证考编也受限,甚至将来的晋升、涨薪都会用到你N多年前并不在意的学历。
所以提醒2026年专升本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请认真思考:到底要不要专升本?如果确定好了就抓紧准备。因为从6-7月起满打满算你的备考时间也仅剩下不到10个月,其中还要除去课程安排、实习、毕业设计、社团工作等所耗费的时间,真正有效的备考时间仅仅只有半年。
2.选择你可以报考的专业?
绝大部分省份专升本的专业报考要求都是: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所以报考之前大家一定要先了解你到底可以报考哪些本科专业?
然后收集这些本科专业的考试科目、招生院校、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线等信息,为备考做准备。
确定你的报考院校!
院校的选择,可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未来工作的城市,将来打算在哪里就业,就选择哪里的高校,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当然专升本不允许跨省份,所以其实这个问题也不用过多纠结。一般来说市中心的院校竞争程度会大于地州的院校。
二是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升本不容易,所花费的时间、经济成本都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有动力,升本之后也有激情。
三是个人能力,升本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公办院校一直是“僧多粥少”的局面,报考人数多且录取分数线高。建议目标是公办院校的同学一定要早备考。
四是所选择的专业,要考虑所选择的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该目标专业历年的招生计划多不多,报考人数如何?录取分数线高不高?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3.合理制定升本计划!
计划分为4个部分
(1)整个备考阶段学习的总目标和时间安排。
(2)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3)分章节学习的时间安排。
(4)每个月、每一周学习的时间安排。
先统计出从现在开始到考试,你还剩下多少天的备考时间?你的考试科目是几科?哪科是强项,哪科是弱项?
这是整体宏观的计划目标,不用做得很细致,只需要具体计划出各科目的目标分数,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各科目实际情况如何?优势科目弱势科目是什么?计划分给各个科目的时间是多少?
做好详细的复习规划,然后认真执行下去,这是专升本较关键的一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过尝试怎么知道不可能。升本的时间有限,请大家珍惜光阴,努力奋斗!
一人备考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新东方专升本集训系列带你沉浸式学习:经验丰富教师剖析本地命题规律,全程一对一高三式作息,自研教辅匹配本地考纲考点。已有无数学员通过新东方专升本上岸,下一个会是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