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可能使用了创新战术对付无人机?

从报纸上的消息来看,美国一架MQ-9死神无人机在黑海上空坠毁后,美俄各执一词。美军坚称无人机是俄军派出的两架苏-27战机故意坠毁的,但俄罗斯国防部对此进行了反驳。

说明无人机因为剧烈的空中机动而失控坠毁,俄罗斯苏-27战机没有使用机载武器攻击无人机,也没有与之接触。

事实上,美军在公布MTS-B光电炮塔在这架“死神”无人机眼皮底下发回的最终视频时,意在引导西方媒体和世界舆论,指出无人机尾部螺旋桨已被俄罗斯苏-27战机损坏等所谓“证据”。

其背后的意图是,美国政府和军方希望利用这一事件引起俄军对美军无人机的蓄意“攻击”,从而有借口以北约的名义将北约战机部署到黑海甚至乌克兰领空。

形成北约军事力量与俄军直接对抗甚至对抗的局面,实现其“火上浇油”的目的。

俄军可能使用了创新战术对付无人机?

美军MQ-9无人机光电炮塔捕捉到俄军苏-27空中放油截图。

美国可能隐藏了一些关键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此次事件中美俄的机型。美国空军送的型号应该是MQ-9A的增程型号,也就是MQ-9A ER。外<爱尬聊_百科全书>观上最大的区别是动力系统采用了四叶螺旋桨,而不是原来的三叶螺旋桨。

同时增加了飞机内的燃油量,安装了小翼,最大续航时间从27小时提高到34小时。俄罗斯空军拦截了两架从塞瓦斯托波尔贝尔贝克空军基地起飞的苏-27战机。从机头光电雷达的位置判断,

应该是更新的苏-27SM。

美国军方指责俄罗斯苏-27SM战斗机撞击MQ-9A ER无人机,导致后者螺旋桨受损,并拿走了视频最后几秒扭曲的桨叶作为证据。而且,当第二架苏-27SM战斗机排油飞过MQ-9A ER无人机时,

视频信号也中断了。美国军方认为这是撞击发生的时间。乍一看,美军说的似乎有道理。其实只要分析一下MQ-9A ER无人机的结构布局,再结合美军公布的视频,就能发现美军的言论存在很多漏洞。

MQ-9A ER无人机在结构布局上基本继承了MQ-9A的设计。除了霍尼韦尔TPE331-10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四叶螺旋桨,机身后部还有一个V型垂直尾翼和单个腹鳍。不管是V型尾巴还是腹鳍,

都采用大展弦比翼型设计,其长度远大于螺旋桨直径。所以,根据视频中苏-27SM战机从MQ-9A ER无人机背部飞过的状态来看,无论是前者的哪个部位,包括机翼、机身、腹鳍、平尾等部位,

不可能打到后者的螺旋桨。如果两者确实相撞,只有苏-27SM战机会先撞到MQ-9A ER无人机的V型垂尾。

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苏-27SM战斗机和MQ-9AR无人机的重量级差距。从视频中的状态来看,MQ-9A ER无人机此时的总飞行重量应该在3.5吨左右,飞行速度在350 km/h左右。

苏-27SM战斗机同时挂载了2枚R-73近程战斗空对空导弹和4枚R-27中程空对空导弹。考虑到飞机内的燃料载荷,它的总飞行重量应该在25吨左右,飞行速度大致为400 km/h。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计算一下,苏-27SM战斗机和MQ-9AR无人机在这种状态下的动能差距是多少倍,如果高速相撞,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有多大。其实别说苏-27SM战斗机这样的庞然大物了。

即使MQ-9A ER无人机在飞行中撞上了鸟,也是极其致命的一击。

俄军可能使用了创新战术对付无人机?

俄罗斯苏-27战斗机接近美国MQ-9无人机。

所以,退一万步讲,就算苏-27SM战机真的从后面飞了上来,撞上了MQ-9A ER无人机,必然的结果是,无论MQ-9A ER无人机哪个部位被撞,都是非常可怕的。

比如V型垂直尾翼肯定会断裂,无人机无法再保持方位和俯仰上的稳定性,会进入失速螺旋状态。一对大展弦比的扁平机翼将无法承受机身高速旋转时的巨大气动应力。打破,

从MTS-B光电炮塔的角度看,是“很晕”的一幕。

但是,我们从美军公布视频的最后几秒可以看到,无人机还依然保持平稳飞行的状态,MTS-B光电转塔甚至还特意为受损的螺旋桨叶拍了一段特写。这说明MQ-9A ER无人机根本没有受到苏-27SM战斗机的撞击,

几乎等于美军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其实,美军这番带有明显漏洞的言论只能“忽悠”对航空装备技术并不熟悉的公众。目前,俄方正在全力打捞坠海的MQ-9A ER无人机残骸,很可能就是为了找到“打美国人脸”的有力证据。但是,在美军公布的视频中,

我们还的确看到了无人机视频信号中断、螺旋桨叶扭曲变形等画面。按照俄军的说法,苏-27SM战斗机既没有发射机载武器攻击MQ-9A ER无人机,也没有与之发生任何碰撞接触,而最后该无人机还是坠毁了。

事实上,笔者分析,俄军苏-27SM战斗机很可能采用了一种精心设计的创新战术,既达到了警告美国人的目的,又不让美国人找到让局势升级的借口。

俄军可能使用了创新战术对付无人机?

俄军苏-27战斗机。

复盘拦截过程

在说明俄军这种创新战术之前,先容笔者卖个关子。关注世界各国航展的读者应该都见过之前澳大利亚著名的阿瓦隆国际航展上经典的一幕,即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F-111C战斗轰炸机喷着长长的火舌从天空中掠过的画面。

这也是阿瓦隆国际航展的保留节目,主要是F-111C战斗轰炸机通过两台TF30涡扇发动机中间尾锥处的放油口来释放大量燃油,同时打开加力,利用加力燃烧室产生的高温尾焰将油雾点燃。

这个喷火表演既有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对于战机来说也很安全,只要停止放油,火焰即可熄灭。虽然自2011年澳大利亚皇家空军F-111C战斗轰炸机全部退役后,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一精彩表演了。但是,想象一下,

如果F-111C战斗轰炸机喷着油雾从另一架飞机上方很近的距离飞过,并且突然开加力喷火,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不错,也许是俄军飞行员受到了F-111C战斗轰炸机喷火表演的启发,

将这个绝招用在了对付MQ-9A ER无人机的战术上。

讲到这里,通过视频分析以及一系列合理的推测,我们不妨还原一下3月14日俄军拦截无人机的一幕:当天,美国空军一架MQ-9A ER“死神”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从黑海的公海空域向北飞行,

逼近俄军重要的军港塞瓦斯托波尔,事实上已经触碰到了俄军的底线。于是,俄军紧急起飞2架苏-27SM战斗机予以拦截。第一架苏-27SM战斗机以大迎角低速姿态从MQ-9A ER无人机后方飞来,

同时开始通过两台发动机尾喷口下方的放油口释放出大量燃油,形成长长的油雾带。不过,第一架苏-27SM战斗机的飞行员显然没有掌握好航向和速度,最主要的就是航线与MQ-9A ER无人机形成了交叉,

因此很快就错过去了。

俄军可能使用了创新战术对付无人机?

美军公布的后续视频显示MQ-9尾部的螺旋桨桨叶出现了受损。

在发现遭到俄军苏-27SM战斗机拦截后,位于本土基地控制站内的美军飞行操控员便迅速接管了无人机,掉转航向,向西方飞去,试图摆脱俄军战机的拦截返航。不过,

第二架苏-27SM战斗机的飞行员显然不想让MQ-9A ER无人机就这样全身而退,他吸取了第一架苏-27SM战斗机飞行员拦截失败的教训,调整好航向,同样以大迎角低速姿态,并且喷出浓浓的油雾带,

从无人机的后上方平行掠过。注意,此时第二架苏-27SM战斗机的两台AL-31F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尾喷口是斜向下的,为战机提供一定的直接升力。

当这架苏-27SM战斗机从上方即将与MQ-9A ER无人机错开的时候,其尾喷口正好对着该无人机的背部、接近头部的位置。于是,飞行员猛地一推油门杆,打开加力,

尾喷口喷出的长长尾焰瞬间点燃了已经包围无人机的油雾带,形成一条壮观的火龙。之后,飞行员关闭放油口,加速爬升脱离。

而这条火龙点燃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击中了MQ-9A ER无人机头部鼓起的天线罩,使得其内部的卫星通信数据链天线失效,造成视频信号中断。而火龙沿着无人机机身两侧向后蔓延,烧毁了正好处于水平位置的两片桨叶。

这也是我们在视频最后看到有一对处于相对位置的桨叶已经扭曲变形的原因,其采用的铝合金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温高速燃气流的冲击。同时,

油雾带燃烧产生的火焰以及大量高温废气也冲入MQ-9A ER无人机背部的TPE331-10涡桨发动机进气口,不仅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也使得两级离心式压气机等内部结构受损。

俄军可能使用了创新战术对付无人机?

此次美军坠毁的MQ-9无人机是改进型号,增加了滞空时间。

因此,当MQ-9A ER无人机的通信数据链恢复后,我们看到在视频最后的几秒钟已经是火龙熄灭后,该机失去动力、滑翔下降的阶段,螺旋桨在受损后也只是处于无动力的顺桨状态。由于无法依靠滑翔返回基地,

美军飞行操控员很可能趁着机上备用电源还有一定电力的情况下,操控无人机在海面迫降,尽可能远离克里米亚半岛沿岸。同时,美军还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出指令,删除了无人机机载计算机内的敏感信息和软件。最终,

MQ-9A ER无人机在距离克里米亚半岛海岸约60公里处坠海。

两架俄军苏-27SM战斗机在“火焚死神”后,应该全程监视其坠海的过程,并且随时向基地指挥官报告。这也是为什么MQ-9A ER无人机坠海后俄军能够如此快地出动舰船进行打捞。俄军这次成功的拦截行动,

不仅没有给美军任何加大军事介入的口实,还予以美方最严厉的警告,同时也能够通过打捞MQ-9A ER无人机残骸,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尖端设备。尤其是该型无人机搭载的大量航电设备,

包括MTS-B光电转塔都是目前世界顶尖的机载设备,这样一架先进的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相对完整地落入俄军手中,对于美军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编辑 举报 2023-03-23 13:18

0个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相关内容